三月伊始,同事奚敏的搬家计划着实让我意外:她要从舒适的电梯房搬回以前的楼梯房。这出乎意料的选择引发了我的好奇,一番探问后,她才道出了缘由,并用“电梯房的四大缺陷”来解释她的决定。这番经历令她感慨万千,也让我对居住环境有了新的思考。
奚敏将电梯房的劣势总结为四个方面:高昂的公摊费用、不便的电梯出行、潜在的人身安全隐患以及更高的居住成本。让我们逐一分析。
首先,公摊面积带来的经济负担不容小觑。电梯房的公摊面积通常高达30%甚至以上,一套100平米的房子,实际可用面积可能只有70平米。这不仅意味着购房时需支付数十万的额外费用,更体现在日后的物业费、供暖费等各项支出上,长期累积下来,这笔额外开销相当可观。相比之下,楼梯房的公摊面积通常仅为15%左右,经济压力明显减轻。
展开剩余57%其次,电梯的依赖性也带来诸多不便。上下班高峰期,电梯的拥挤程度可想而知,常常需要提前十五分钟甚至更久等待,浪费时间不说,也让人心烦意乱。而楼梯房居民则可以自由自在地选择楼梯上下楼,避免了这种拥挤和等待。更重要的是,每日的爬楼梯也成为了不经意的锻炼,对身体健康大有裨益。
再次,安全隐患是电梯房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。火灾或地震等紧急情况下,电梯极有可能停运,居民只能依靠消防楼梯逃生,这无疑增加了逃生的难度和风险,也给救援工作带来更大的挑战。而楼梯房则可以直接通过楼梯快速逃生,安全性显著提高。
最后,电梯房的整体居住成本也高于楼梯房。除了前文提到的公摊费用,每月需要支付的物业费、供暖费等也普遍高于楼梯房。尤其是一些老旧的电梯房,还需要承担高额的电梯维修基金,这对于业主来说,无疑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。 综合考虑这些因素,奚敏最终选择搬回楼梯房,也就不难理解了。她的经历,或许能为我们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,重新审视我们对居住环境的选择。
"
发布于:湖南省